[摘要] 从“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引论,到“穷则思变、自力更生”的本论,再到“最重要的就是组织起来”的结论。留给七星关区的时间已经不多,七星关区决胜脱贫攻坚,离不开全区上下实干的作风,“以人民为中心”的务实。
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截至目前,七星关区还有5个贫困乡镇要“摘帽”、113个贫困村要出列、6.73万贫困人口要脱贫。
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生活水平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
七星关脱贫的形势不容乐观。
脱贫路上,负重前行。如何脱贫、怎样脱贫?七星关区的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实践,一直在努力。
“四看、两议、三公开、一公告”、 “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机制……七星关区的脱贫方法有很多亮点。
但是,七星关区要打造什么样的农村?
2016年底,一部反映农村题材的报告文学在北京问世。
这部名叫《塘约道路》的文学作品先是由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11月出版,接着《人民文学》月刊在2017年1月号上刊出。
作者是著名文学家、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宏甲,一部只有6万多字的文学作品在短时间内由两家“国字号”的传播机构推出,可见作品所具的时代意义。
这篇炙手可热的报告文学,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三权促三变、村规民约红九条、黑名单……”安顺市平区塘约村村支书左文学不断地介绍着塘约村巨变的经验和做法。
安顺市平区乐平乡塘约村这座小村子,短短几个月之间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今年3月28日和4月7日,七星关区党政代表团曾两次到访塘约。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崔英魁率队考察学习“塘约经验”
两次塘约之行,引起了七星关区的思考,也引发了关于“道路”的讨论。
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塘约归来后,七星关区开始谋划一盘大棋,这期间接连召开了全区“三权”促“三变”农村改革暨脱贫攻坚推进大会 、全区“百企帮千户”助力脱贫攻坚动员会,为下一步全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这两次会议的都规格很高,包括七星关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在内的上千人参加了这会议。
区委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专题报告会在区行政办公中心大礼堂举行,这一次,塘约巨变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两位人物——王宏甲和左文学终于露面了。
两位农村改革的记录者和先行者,为七星关区千余名领导干部作了一场精彩讲座。
在报告中,王宏甲以《长征》到《塘约道路》为主线,从中国道路的选择、农村集体所有制、塘约基层建设等方面,运用典型事例、翔实数据,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述了一个新时期中国深化农村改革的生动实践,为七星关区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七星关区学好用好走好“塘约道路”,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而被省委书记陈敏尔称为“贵州最会讲农村改革的村支书”左文学,用塘约村具体的实践阐述了农村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王宏甲为七星关区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左文学阐述了农村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两位老师的讲座中金句非常多。晚报全媒体记者梳理了几条讲话。
王宏甲:我们要学习的是塘约的道路,而不是塘约的经验。
王宏甲:历史是的教科书,塘约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把人民组织起来。
王宏甲:“人民观”不仅是政治的灵魂,也是国民之灵魂,它经历了一次次沦丧和承继再造……
左文学:一个村就像一间房子,要有那么几根子撑着。没有这几根柱子,房子就要倒塌。党员干部就是那几根柱子。
左文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我们这是深化改革。
破解农村改革难题,七星关一直敢闯敢干,位于碧海街道的砂锅寨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契机,敢闯敢试,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蜕变成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组织强”的示范村,王宏甲在砂锅寨的调研中,对砂锅寨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一个村庄最伟大的成就,不是出了多少富翁,而是没有贫困户。塘约村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村庄。塘约道路不仅仅是一个迅速脱贫的故事,塘约的变化是在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得到加强的情况下迅速发挥出优势。
王宏甲和左文学的讲座,似乎能为七星关的脱贫攻坚找到一些良药。
未来怎么做?
报告会结束后,区委副书记、区长胡敬斌受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崔英魁委托,对下一步全区脱贫攻坚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条条都是“干货”。
区委副书记、区长胡敬斌认真记录
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团结力量拧成一股绳,努力把“塘约经验、中国道路”落实到实践中去,实现发光、发热。
组织部门要指导各乡镇街道做好“名誉村支书”“名誉村主任”的选聘工作,为实施好“三权”促“三变”农村改革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在坚持按政策办事的前提下,通过做实确权、放活经营权、创新培育经营主体等方式,结合“特惠贷”和“一市五金多套餐”等扶贫政策,灵活运用“企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等模式,扶持发展一批农村经营主体,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改革实现群众增收。
田桥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六个到村到户”、“十项行动”等精准扶贫措施,分类施策落实。同时,全面推进“五通四有”“四有五覆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要围绕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立足资源禀赋,重点扶持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做好业务培训和指导,快速有效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的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